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我大约应该是在读大学期间听到过朱训的名字。那时他是地质矿产部部长。后来没有过多听到过他的名字。原来他1994 年后十多年间曾经担任了全国政协秘书长、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主任二职。各届国务院的同志,不少都在离开正部级的岗位后,转任政协。例如以前提到过的陈锦华,也是从国家体改委、计委主任的位子,转任政协副主席的。这两人还差不多同岁,陈1929 年、朱1930 年。但是陈转入政协应当稍晚一点,1998 年那一届。

朱训早期的历史也是丰富多彩。在日据时代,他还是青少年,就在苏北一带参加了共产党的外围组织,成共产党的积极分子。这里面也有家庭的因素。他大哥当时已经参加共产党(解放后曾任安徽某地委书记),等等。解放前他大概大学已经毕业,不过一解放,又赶上中国人民大学招生,他又考上,在人大读了工业企业管理的本科(因此前在盐城搞简陋化工厂、做肥皂、牙粉等有经验)。人大快毕业了,又赶上新中国挑选年轻人赴苏留学,又去了苏联。到苏联,莫明其妙地被选去上地质,从此一辈子投身矿业(前海军司令、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,也是那前后被选送到苏联某海军学院学习毕业的)。

1982 年,当时还在江西矿业工作的朱训(读了他的故事,各位对“江西铜业”这支股票的感觉深了忒多,因为江西的铜矿是他们当年找到的。)被突然叫到北京。事先也不知要去干吗。去了就宣布,任命你为地矿部副部长。原来文革之后,那一波提拔年轻干部的浪潮,席卷全国。好多后来的主要干部,都是那一次从全国提上来的,包括当年的李鹏、胡启立、王兆国,现在的胡锦涛、李长春、吴邦国等等。这样他就副部长了。不久家宝也被从甘肃调来,同样任地矿部的副部长。

同年,十二大召开。本来他不是代表的,大会和他无关。不料在大会结束前两天,突然通知他列席最后两天的议程。我党这些事情办起来,说快也快。当时就出席证啊啥的马上送到他手里,就去开会。一开会,最后一天是选举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和候补委员。宣布选举结果时,候补委员的名单,念到第25 名,朱训。朱训心里一惊,转念一想,哦,同名同姓。散会也就自己回去了。回到部里,不一会儿地矿部正式的会议代表、部长孙大光回来了,连声向朱训道喜。

几下曲折,朱训这才搞清楚,原来中央安排自己当了候补委员。

12 届中委是很特殊的。不少文革后留下的老中委还在,而朱训、锦涛这样的新同志,都是安排的候补中委。为了进一步解决干部年轻化的问题,1985 年,全党又召开了一次全国大会,退休了一大批老同志,而朱训等以及锦涛等一批更年轻的同志(如李鉄映),升为中委。两年后召开了13 大,这一批1985 年升为中委的同志,更多地走上了重要岗位。家宝在这1985 年全国大会前被王兆国(时任中办主任)借调去参加大会筹备工作。大会结束后又舍不得还给地矿部,就继续在中办工作,任副主任。不久兆国同志任书记处书记,家宝顺理成章接任主任。锦涛同志则在此之前已经担任了团中央第一书记,随后很快赴贵州任省委书记、是当时全国最年轻的省委书记。

回过头来再说朱训。从江西调任地矿部副部长、从不是12 大代表到当选12 届候补中委,都是一两天的事,自己事前毫无知觉。我党的这一套组织工作的方法,是优是劣,见仁见智。若干年后通知他转入政协工作,又同样地戏剧。

1994 年一天,刚一上班,突然接到电话,要到锦涛同志处谈话。当时锦涛已经担任政治局常委,专管组织。到了那里,就告诉他,中央决定你到全国政协工作。朱训吓了一跳。自己一直是搞技术工作的,也从来接触过政协的工作,用马三立的话说,我行吗?(或者在这个春节晚会之后,应该用蔡明的话说:为什么呢?)于是提出说,能不能让我考虑考虑?锦涛同志说,不用考虑了。中央认为你是能胜任的。你回部里,交代一下,尽快到政协去报到。 于是朱训在投身祖国地质战线一大半辈子之后,65 岁左右的时候,又开始他的政协生涯。

《大山无涯――朱训回忆录》,北京:中国文史出版社(2007)。557 页。定价68 元。

话题:



0

推荐

王正绪

王正绪

63篇文章 12年前更新

王正绪:英国诺丁汉大学当代中国研究学院、中国政策研究所副所长、资深研究员。美国密西根大学政治学、教育学博士。马拉松、铁人三项赛运动员。

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