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公元前1046年(一说1122年),西周王朝建立。这是中国成为一个统一帝国和文明的开始。这一文明的出现,得益于生产技术的提高,最主要是耕种和灌溉技术的成熟。从原来的刀耕火种,到耕作农业,意味着土地成了经济活动的最重要的承载体。目前存在的第一次征收土地税的文字记录,发生在公元前594年的鲁国(今山东)。

后来周朝的中央政权式微,进入了列国纷争的局面,直到公元前221年秦国统一中国。政权的统一,也使得全国范围内的交通联系形成,并且统一了文字、货币等。虽然当时经济活动简单,所以要说统一降低了交易费用、扩大了市场或许言过其实。但是至少,统一的经济体扩大了帝国的税基,同时也使得在更大范围内的分工成为可能,更有利于商人、手工艺人、脑力劳动者的出现。

但是秦朝的成功在北方匈奴民族进攻时成为弱点。北方不能进行耕作农业,唯一存在的只有草。人不能吃草,但是牛马羊能吃草。于是只能由牛马羊吃草,人来吃牛马羊的肉、奶。草也不能纺成线做成布,但是牛马羊的皮可以做衣服架帐篷。所以也只好牛马羊吃草,人用牛马羊的皮来制衣服、建房子。所以牧业是在草原这种生产要素(资源)和人之间插入的一个经济制度。

这个相对落后的经济制度却带来的军事上的副产品,就是骑射。骑射是一种技术(武器),同时也是一种制度(军事组织方式)。面对这种军事技术和制度,农业社会基本不堪一击。在游牧民族南侵以前,春秋战国时代的战争,都是步兵战斗。马的使用,最多是拉战车。由于土地已经开垦耕种粮食,没有草地来养殖足够的马匹。不但没有战马,也没有足够的士兵能够被训练成熟练的骑士,而且单个的骑士还要合在一起,形成有战斗力的骑兵。

这种耕作农业经济体面对北方来的游牧民族时的技术困境,一直贯穿整个中国的历史,直到下一次军事技术革命的到来(热兵器时代)。历代王朝,在需要军事动员,迎击北方入侵者时,马匹(和马匹吃的草)都成为一个重要的制度障碍。通常情况下,政府没有力量为士兵提供军马,而需要从军者(有时是兵户、有时是募兵)自备战马。

于是才有《木兰辞》一开篇,木兰从军前先要“东市买骏马、西市买鞍鞙;南市买辔头,北市买长鞭”的场面。而《清明上河图》,虽是美术珍宝,但是人从中能够看得到,宋朝时的首都,拉车的都是牛。于是可以想见,宋朝的北方和契丹、金艰苦作战,马匹严重不足,已是国破的根源之一。

这种情况下,除了派出大将蒙恬率军出击,以保中原外,秦朝更是倾尽人力、财力,修建长城。但不论是主动的军事行动、还是被动地大修防御工事,供养庞大的边防军队和城池,都成为秦朝巨大的财政负担。外来军事的压力就这样造成秦朝对内的过度汲取,税赋、徭役过重,形成底层反抗,于是秦朝建国15年便告垮台。历史学家、文学家常常过度夸大秦始皇大修阿房宫等腐败行为。但外来军事的压力,才是造成秦朝崩溃的原因。

事实上,农耕时代的中国经济,除了能够养活自己的人口外,基本不能承载对外军事行动。这里面还有一些细节的制度变迁因素。农业社会、中央政府权威有限,一个朝代开始后,几十年内,地方的王、侯之家的领地,必定逐渐扩大,形成独立的经济王国,这样中央政府的税收必定减少。历代中,每每有哪一位君主能削弱地方独立经济王国、重新将土地分给农民,而农民直接向国家交税,那么必定能开创少则几十年、多则百多年的‘中兴’。

此外,为了实现对军队的后勤支持,中央王朝发明的‘屯田’制度,历代也起了重要的作用。但这个制度在秦、汉时期还没有被发明出来。

秦朝之后,汉初对匈奴采用和亲和外交手段,避免国力透支,起到的暂时的效果。但是到了卫青(?-公元前105年)的时代,匈奴侵略汉朝日益严重。史书记载,汉武帝和卫青交谈,指出自己深知对匈奴用兵必然会对国内经济、民生、体制造成巨大的压力,但是如果不解决匈奴问题,社稷难安。这种情况下,历史给我们留下了一句千古流传的话:

犯强汉者,虽远必诛。意思是说,敢侵犯汉朝的人,不管多远,都要灭了他。

卫青于公元前129年开始,统帅汉朝大军讨伐匈奴。十年之间,卫青三次出塞攻击匈奴,均大胜而归。第三次征讨之后,匈奴元气大伤,向北迁移,对汉朝威胁基本消除。到西汉末期,匈奴分裂为南匈奴、北匈奴两支,南匈奴归附汉朝。公元89-91年,东汉将领窦宪最终大败北匈奴,从此匈奴在中国北方消失。

但即便当时,汉朝亦无力支持大规模的骑兵:窦宪带领的进攻北匈奴的部队,基本是由归附汉朝的南匈奴部落组成的。而一旦匈奴向西迁移,成为欧洲人的苦恼时,中国北部又出现了羌、鲜卑等游牧民族,直到在东汉末年、三国期间的曹操才找到对付他们的办法。此后更是突厥、契丹、金、蒙古、满等民族此起彼伏,这是后话。

卫青本人乃是汉武帝的亲戚,他手下的大将霍去病等,也是他的亲戚。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当时国家组织制度相对原始:国家机器(军队)的权力关系,还要依赖血缘关系来建立。现代的马克斯·韦伯式的去个人化的、理性法治的科层体制,在当时自然如天外之物;即便明朝那样,通过科举选择人才,由内阁、六个中央部门统一管理的国家公务员和军队将领升降、调拨制度,也还遥不可及。

汉武帝深知征战匈奴关系国家长治久安,对卫青寄予了很高的希望。据称卫青出征前汉武帝曾经赠诗,但根据体裁、内容来判断,此诗显然是后来人所作。但无论如何,把它赠给出征前的卫青,太合适不过了:

大将生来胆气豪,腰横秋水雁翎刀;

风吹鼍鼓山河动,电闪旌旗日月高;

天上麒麟原有种,穴中蝼蚁岂能逃;

太平待诏归来日,朕与将军解战袍。

话题:



0

推荐

王正绪

王正绪

63篇文章 12年前更新

王正绪:英国诺丁汉大学当代中国研究学院、中国政策研究所副所长、资深研究员。美国密西根大学政治学、教育学博士。马拉松、铁人三项赛运动员。

文章